【1.6.1.1】免疫效应分子--细胞因子

细胞因子(cytokines, CK)是指由多种组织细胞、特别是免疫细胞产生的一 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。

  • 细胞因子种类繁多,是细胞间的 信息传递分子,具有调节固有和适应性免疫应答、介导炎症反应、促进造血功能 和刺激细胞活化、增殖、分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。
  • 细胞因子通常以游离形式存在 于体液中,有些细胞因子也能以膜结合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,它们可通过与靶细 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的作用方式发挥生物学效应。

本章介绍的细胞因子,其 cDNA 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均已完成和确认,即为可以纯化,成分单一,作用基本 明确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。

一、细胞因子的分类

自 1957 年发现干扰素(interferon,IFN)以来,已有 200 余种细胞因子被陆 续发现。细胞因子种类很多,其分类方法迄今尚未完全统一。目前根据结构和生 物学功能的分类方法得到多数学者的赞同,借此可将细胞因子分为以下六类,即 白细胞介素、干扰素、肿瘤坏死因子、集落刺激因子、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。

1.1 白细胞介素(interleukin,IL)

最初是指由白细胞产生,又在白细胞间发 挥作用的细胞因子。后来发现除白细胞外,其他细胞也能产生此类细胞因子,并 对白细胞之外的其他靶细胞产生作用。从 1979 年在第二届淋巴因子国际会议上 对白细胞介素正式命名以来,报道的白细胞介素已有 38 种之多。本节就书中所 涉及的白细胞介素摘要简述如表所示。

白细胞介素及其来源和主要生物学效应(举例)

1.2 干扰素(interferon,IFN)

是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,因其具有干扰病毒 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名。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可将干扰素分为 α、β、γ 三种类型: 其中 IFN-α 和 IFN-β 主要由白细胞、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,又 称I型干扰素;IFN-γ 主要由活化的 Th1 细胞、CTL 细胞和 NK 细胞产生,又称 II型干扰素或免疫干扰素。I型和II型干扰素均具有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, 但二者侧重点有所不同,摘要简介如下:

  • I型干扰素(IFN-α、IFN-β)以抗病毒作用为主,具有如下功能:
  1. 诱导 体内组织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,干扰病毒复制,抑制病毒感染和扩散;
  2. 激活 NK细胞,增强机体抗病毒和抗肿瘤作用;
  3. 提高靶细胞表面 MHCI分子表达水平, 有助于 CTL 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。
  • II 型干扰素(IFN-γ)以免疫调节作用为主,具有如下功能:
  1. 诱导初始 T 细胞分化为 Th1 细胞,增强细胞免疫功能;
  2. 促进抗原提呈细胞表达 MHC-I /II 类分子,提高抗原提呈能力;
  3. 激活巨噬细胞和 NK 细胞,增强机体抗感染和抗 肿瘤作用;
  4. 抑制 Th2 细胞增殖分化,对体液免疫应答具有负向调节作用。

1.3 肿瘤坏死因子(tumor necrosis factor,TNF)

是 Carswell 等在 1975 年发 现的一种能使肿瘤细胞发生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。根据来源和结构可将肿瘤坏死 因子分为 TNF-α 和 TNF-β 两种:TNF-α 主要由脂多糖(lipopolysaccharide, LPS) 激活的单核/巨噬细胞产生;TNF-β 又称淋巴毒素-α (lymphotoxin-α, LT-α),主要 由抗原或丝裂原激活的 T 细胞产生。TNF-α 和 TNF-β 为同源三聚体分子,两者 识别结合的受体相同,生物学活性相似均具有杀伤肿瘤和参与炎症反应等作用。 目前发现的 TNF 家族成员已有 30 余种,其中 CD40L 和 FasL 在调节免疫应答和 诱导靶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1.4 集落刺激因子(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,CSF)

是指能够选择性刺激多 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阶段造血干细胞定向增殖分化、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 不同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。本节介绍的集落刺激因子如表所示:包括干细胞因子 (stem cell factor,SCF)、多集落刺激因子(Multi-CSF, IL-3)、粒细胞-巨噬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(macrophage granulocyte factor,GM-CSF)、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(macrophageCSF,M-CSF)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(granulocyteCSF,G-CSF)、 红细胞生成素(erythropoietin, EPO)和血小板生成素(thrombopoietin,TPO)。

集落刺激因子及其来源和主要生物学效应

1.5 趋化因子(chemokine)

是一类结构具有较大同源性,对白细胞具有趋 化和激活作用的分子量约为 8~12 kD 的细胞因子。目前发现的趋化因子多达几 十种,根据趋化因子多肽链近氨基端两个半胱氨酸(C)残基的排列方式,可将 其分为 CXC、CC、C 和 CX3C 四个亚家族。趋化因子是细胞表面相应受体识别 结合的配体(ligand),通常在趋化因子亚家族名称后加以 L 表示,并按发现顺序 用阿拉伯数字对各亚家族成员加以区分,如 CXCL1~16,CCL1~28,XCL1-2 和 CX3CL1。

(1)CXC 亚家族(α 亚家族):该亚家族趋化因子多肽链氨基端具有 C-X-C 结构(C 代表半胱氨酸、X 代表其他任一氨基酸),即两个半胱氨酸残基被其他 任一氨基酸残基隔开为其结构特征。IL-8 是该亚族代表成员,被命名为 CXCL8: 其主要功能是趋化并激活中性粒细胞,对 T 细胞、肥大细胞和单核细胞也有一定 趋化和激活作用。

(2)C C 亚家族(β 亚家族):该亚家族趋化因子多肽链氨基端具有 C-C 结 构(C 代表半胱氨酸),即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紧密相邻为其结构特征。该亚家族 成员摘要简介如下: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-1(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, MCP-1)和巨噬细胞炎症蛋白-1α/β(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1α/β,MIP-1α/MIP- 1β)分别命名为 CCL2 和 CCL3;其主要作用是趋化/激活单核-巨噬细胞和未成熟 DC,对 T 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也有一定的趋化和激活作用。2树突状细胞来源 的细胞因子 1(Dendritic cell-derived chemokine1,DC-CK1)命名为 CCL18,其 主要作用是趋化募集初始 T 细胞。3巨噬细胞炎症蛋白-3β(MIP-3β)和二级淋 巴组织来源的趋化因子(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-derived chemokine,SLC)分 别命名为 CCL19 和 CCL21,其主要作用是诱导 T 细胞和未成熟 DC 归巢进入外 周免疫器官。4RANTES(regulated on activation,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)被命名为 CCL5,其主要作用是趋化募集 T 细胞和粒细胞,参与免疫应 答和炎症反应。

(3)C 亚家族(γ 亚家族):该亚家族趋化因子多肽链氨基端只有一个半胱氨 酸残基,该残基能与多肽链羧基端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一个链内二硫键。淋巴细胞 趋化因子(lymphotactin,LTN)是该亚族代表成员,被命名为 XCL1;其主要作 用是趋化/激活 T 细胞、髓样 DC 和 NK 细胞。

(4)CX3C 亚家族(δ 亚家族):该亚家族趋化因子多肽链氨基端具有 C-X- X-X-C 结构,即两个半胱氨酸残基被其他三个氨基酸残基隔开为其结构特征。分 形素(fractalkine, FLK)是该亚族成员,被命名为 CX3CL1;其主要作用是趋化 /激活单核细胞和 T 细胞。本书涉及的趋化因子及其主要产生细胞和相应受体及 其主要表达细胞如表 6-3 所示。

表 6-3 趋化因子及其相应受体

注:

  • NAP-2(neutrophil-activating protein 2,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-2);
  • IP-10(interferon γ-inducible protein 10,γ 干扰素诱导的蛋白-10);
  • BLC/CXCL13(B lymphocyte chemokine,B 淋巴细胞趋化因子);
  • MCP-1(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 1,单核细胞趋化蛋白-1);
  • MIP-1α/β(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 1α/β,巨噬细胞炎症蛋白-1α/β);
  • EOT(extaxin,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);
  • DC-CK1(dentritic cell-derived chemokine1,树突状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 1);
  • SLC/CCL21(secondary lymphoid tissue chemokine,二级淋巴样组织来源的趋化因子);

1.6. 生长因子(growth factor,GF)

是一类可介导不同类型细胞生长和分化的 细胞因子。 根据功能和作用靶细胞的不同有不同的命名,如转化生长因 β (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,TGF-β)、表皮生长因子(epidermal growth factor, EGF)、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(fibroblast growth factor,FGF)、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 子(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,PDGF)、神经生长因子(nerve growth factor,NGF) 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(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,VEGF)等。其 中 TGF-β是一种对免疫细胞具有负向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,可抑制多种免疫细 胞的增殖、分化和生物学效应。

二、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

细胞因子种类繁多,各类细胞因子有其特有的分子结构、理化性质和生物学 功能,但也具有某些共有特性,简述如下。

2.1 理化特性

细胞因子多为低分子量(8~30kD)多肽或糖蛋白。大多数细胞因子以单 体形式存在,少数细胞因子如 IL-5、IL-10、IL-12、M-CSF 和 TGF-β 等为双 体,TNFα 和 TNFβ(LT-α)则以三聚体形式与相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。

2.2 产生特点

细胞因子产生特点简述如下:

  1. 体内各种免疫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、成 纤维细胞、上皮细胞、肿瘤细胞等非免疫细胞都能产生细胞因子,即细胞因 子产生具有多源性;
  2. 一种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,几种不同类型的细胞 也可产生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,即细胞因子产生具有多样性;
  3. 细胞 在静息状态下不能产生细胞因子,只有在活化后才能合成分泌细胞因子;刺 激停止后细胞因子合成分泌也随之终止,即细胞因子产生具有自限性。

2.3 作用方式

细胞因子大多以旁分泌(paracrine)或自分泌(autocrine)方式,作用于邻近 细胞或产生细胞因子的细胞本身(图), 因此绝大多数细胞因子只在局部产 生作用,即细胞因子作用具有局限性;少数细胞因子如 IL-1、TNF-α、TGF- β、EPO 和 M-CSF 等也可通过内分泌(endocrine)方式作用于远处的靶器官和 靶细胞(图)。

细胞因子通常以游离形式与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结合发挥作用;有些细 胞因子也能以膜结合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发挥作用,如膜结合 IL-8(mIL-8)、 膜结合 TGF-β(mTGF-β)、跨膜型 TNF-α/β(TM-TNF-α/β)和跨膜型 SCF(TM- SCF)等。

细胞因子的分泌方式

2.4 作用特点

细胞因子作用特点简述如下:

  1. 细胞因子与相应受体结合具有很高的亲 和力,只需极少量(pmol/L 水平)就能产生明显生物学效应,即细胞因子作 用具有高效性(high effectiveness)。
  2. 细胞因子半衰期短,靶细胞对细胞因子 的反应通常发生在几个小时之内,即细胞因子作用具有时效性(time effectiveness)。
  3. 一种细胞因子可对多种不同类型的靶细胞作用,产生多种生 物学效应(图 6-3),即细胞因子作用具有多效性(pleiotropism)。
  4. 几种不同 的细胞因子可对同一种靶细胞作用,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(图),即 细胞因子作用具有重叠性(redundancy)。
  5. 细胞因子作用具有网络性(network character),主要表现为:一种细胞因子可诱导或抑制另外一些细胞因子的产 生;某些细胞因子之间的作用可表现为协同效应(syngergy effect)或拮抗作 用(antigonism)(图);某些细胞因子可对靶细胞表面某些细胞因子受体的表达 产生促进或抑制作用。

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

三、细胞因子受体

细胞因子受体(cytokine receptor, CKR)主要以跨膜蛋白型式表达于靶细胞 表面,其胞膜外区可识别相应的细胞因子,胞浆区可启动受体激活后的信号传导。 靶细胞可通过表面细胞因子受体接受相应细胞因子刺激而被激活,发挥生物学作 用;有些细胞因子受体(如 IL-1R、IL-2R、IL-4~8R、G-CSFR、GM-CSFR、IFN- γR 和 TNF-R)也能以游离形式,即作为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(soluble cytokine receptor, sCKR)存在于体液中。上述 sCKR 能与相关细胞因子结合,并通过与相 应模型受体竞争作用方式阻断相关细胞因子对靶细胞的激活作用。

根据细胞因子受体结构特征,可将其分为以下五种类型,即免疫球蛋白超家 族受体、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、I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、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 族和趋化因子受体家族(图)。

3.1.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(Ig superfamily receptor, IgSFR)

该类受体胞外区有 一个或多个 Ig 结构域,IL-1R、IL-18R、M-CSFR 和 SCFR 等为此类受体家族成 员,其中 IL-1R、IL-18R 由两条肽链组成,其余由一条肽链组成。

3.2 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(Class I cytokine receptor family)

该类受体 β 链和 γ 链胞外区含有四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(C)和一个 W S X W S 基序(W 代表色氨酸,S 代表丝氨酸,X 代表其他任一氨基酸)。I 型细胞因子受体由二条 或三条链组成,其中 IL-2R、IL-4R、IL-7R、IL-9R 和 IL-15R 的 γ 链是具有共用 信号传导功能的亚单位;IL-3R、IL-5R 和 GM-CSFR 的 β 链是具有共用信号传导 功能的亚单位。上述 I 型细胞因子受体中具有共用细胞信号传导功能亚单位的组 成特点,部分解释了这些细胞因子为什么会有相似的生物学功能。

3.3 II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(ClassIIcytokinereceptorfamily)

又称干扰素受体 家族,该类受体胞外区由 20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,其近 N 端和近膜端各有两个 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,而无 W S X W S 基序。此类受体由两条肽链组成, IFN- α/βR、IFN-γR 和 IL-10R 为此类受体家族主要成员。

3.4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(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family)

该类受体 胞外区含有 4 个富含半胱氨酸约由 40 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结构域。TNF-αR、 TNF-βR、CD40 和 Fas 分子是此类受体家族主要成员,为同源三聚体。

3.5 趋化因子受体家族(Chemokine receptor family)

此类受体为七次跨膜 G 蛋白偶联受体,其 N 端胞外区和 C 端胞内区短小,跨膜区较长;C 端胞内区氨 基酸残基与 GTP 结合蛋白偶联,可启动信号转导。此类受体家族成员通常在趋 化因子亚家族名称后加 R(receptor)表示,并按其发现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以区 分,如 CXCR1~7,CCR1~10,XCR1,CX3CR1。本书涉及的趋化因子受体及其 相应配体和二者结合产生的主要作用如表所示:

趋化因子受体及其相应配体

注: NAP-2(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-2),GCP-2(粒细胞趋化蛋白-2),MIG(γ 干扰素 诱导的单核因子),IP10(γ 干扰素诱导白蛋白-10),pDC(浆细胞样 DC),BLC (B 淋巴细胞趋化因子),SLC(二级淋巴组织来源趋化因子),LTN(淋巴细胞趋 化因子),FLK(分形素)

四、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作用

细胞因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,本书主要介绍细胞因子在调控中枢免疫器官 内免疫细胞发育分化、外周免疫细胞发育分化和在固有/适应性免疫应答过程中 所发挥的主要作用。

4.1 调控 CD4+初始 T 细胞发育分化

CD4+初始 T 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接受 抗原刺激活化后,在局部微环境中 IFN-γ 和 IL-12 诱导下可发育分化为 CD4+Th1 细胞;在 IL-4 诱导下可发育分化为 CD4+Th2 细胞;在 TGF-β、IL-6 和 IL-23 诱 导下可发育分化为 CD4+Th17 细胞;在 IL-6 和 IL-21 诱导下可发育分化为 CD4+Tfh 细胞;在 TGF-β 诱导下可发育分化为 CD4+Th3 细胞,即诱导性调节 T 细胞。

4.2 参与和调控适应性免疫应答

  1. IFN-γ 可促进抗原提呈细胞(APC)表达 MHC 分子和共刺激分子,增强抗原提呈有效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;IL-10 可抑制 APC 表达 MHC 分子和共刺激分子,降低抗原提呈,抑制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 动。
  2. IL-4,5,6 和 IL-13 可促进 B 细胞活化、增殖分化为浆细胞,通过合成分 泌抗体产生体液免疫效应;
  3. IL-2、IL-12 和 IFN-γ 可促进 T 细胞活化,增殖分 化为效应 T 细胞,介导产生细胞免疫效应;
  4. TGF-β 则可抑制 T/B 细胞介导产 生的适应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;
  5. IFN-γ 可诱导初始 T 细胞发育分化为 Th1 细 胞,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应答能力;又能抑制 Th2 细胞增殖分化,对体液免疫功能 产生下调作用。

4.3 参与和调节固有免疫应答

  1. 抗病毒感染:IFNα/β 可诱导靶细胞产生抗 病毒蛋白,抑制病毒复制或扩散;TNF-α/β 可直接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的靶细胞, 使病毒丧失寄生场所而被清除;IFN-γ 和 IL-12 可激活 NK 细胞有效杀伤病毒感 染细胞,增强机体抗病毒免疫监视作用。
  2. 抗细菌等病原体感染:CXCL8(IL- 8)、CCL2(MCP-1)和 CCL3(MIP-1α)等趋化因子可募集活化中性粒细胞和单 核-巨噬细胞,增强机体抗感染免疫应答能力;IFN-γ、TNF-α 和 GM-CSF 可有效 激活单核-巨噬细胞,使其吞噬杀菌能力显著增强。
  3. 介导炎症反应:IL-1、IL-6 和 TNF-α/β 等促炎细胞因子,可诱导血管内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外渗进入病原 体感染部位,发挥抗感染免疫作用;可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,产 生抑制病原体生长和有助于启动适应免疫应答的免疫保护作用;可刺激骨髓干细胞增殖分化,产生并释放大量中性粒细胞入血,以提高机体抗感染免疫应答能力; 可刺激肝细胞合成分泌 C-反应蛋白(CRP)和甘露糖结合凝集素(MBL)等急性 期蛋白,并通过激活补体经典或 MBL 途径产生包括调理和溶菌作用在内一系列 生物学效应,增强机体抗感染免疫应答能力。
  4. 抗肿瘤作用:TNF-α 和 TNF-β (LT)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方式,直接杀伤肿瘤细胞;IL-2、IL-12 和 IFN-γ 等细胞因子可通过激活 NK 细胞和促进效应 CTL 生成等作用方式,增强机 体抗肿瘤免疫作用;IFN-α 可通过上调肿瘤细胞表面 MHCII/I 类分子作用方式, 促进效应 T 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。

五、细胞因子与疾病的关系和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

5.1 细胞因子异常与疾病

在生理状态下,细胞因子的合成分泌受到严格调控,对机体产生有益的作用; 当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发生异常时,可产生对机体有害的病理性变化。

  1. 内毒素中毒性休克。 G-菌等病原体严重感染时,菌体脂多糖(内毒素)释 放,刺激单核-巨噬细胞/中性粒细胞过度表达 IL-1、TNF-α 和 IL-6 等促炎细胞因 子,可引发内毒素中毒性休克,重者可产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导致死亡。
  2. 促进肿瘤生长。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异常表达与某些肿瘤的生长密切相关。 例如:1某些肿瘤细胞可通过分泌大量 TGF-β 和 IL-10 等细胞因子,对巨噬细 胞、NK 细胞和 CTL 细胞的杀瘤活性产生抑制作用,从而有助于肿瘤的生长;2 某些肿瘤细胞如骨髓瘤、心脏黏液瘤、子宫颈癌和膀胱癌细胞可产生大量 IL-6, 并通过自分泌作用促其生长,形成肿瘤。
  3. 免疫缺陷病。 某些细胞因子受体缺陷可引发免疫缺陷病,如 IL-2R 和 IL- 4R γ 链基因突变可导致性联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。
  4. I型超敏反应 体内 Th2 细胞功能异常增高,合成分泌大量 IL-4 可诱导 B 细胞产生特异性 IgE 类抗体,引发I型超敏反应。
  5. 自身免疫病。 体内 Th1 细胞功能异常增高,产生过量 IFN-γ 可诱导自身组 织细胞表达 MHC-II 类分子,使相应自身反应性 T 细胞活化引发自身免疫性疾 病,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。
  6. 移植排斥反应。 IL-2 和 IFN-γ 等细胞因子参与急性移植排斥反应,测定 IL- 2、IFN-γ 等细胞因子或其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的水平,可作为监测排斥反应的指 标之一。

5.2 细胞因子在临床疾病防治中的应用

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开发的重组细胞因子、细胞因子拮抗剂和细胞因子抗 体已在临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。

1.感染性疾病的治疗

  1. IFN 已被用于某些感染性疾病,如病毒性肝炎、角 膜炎和感染性生殖器疣的治疗;
  2. IFN 对某些寄生虫,如利什曼原虫和弓形虫 感染也有一定疗效;
  3. IL-2 可用于艾滋病的辅助治疗,以提高患者 Th1 细胞数 目;
  4. 分泌型 IL-1Rα 可通过阻断 IL-1 与靶细胞表面 IL-1R 结合,降低临床内毒素性休克的病死率。

2.肿瘤治疗

  1. IFN 已被用于淋巴瘤、黑色素瘤、多发性骨髓瘤和浅表膀胱 癌的治疗,取得程度不同的疗效;
  2. IL-2 体外诱导自体淋巴细胞,形成淋巴因 子激活的杀伤细胞(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 cells, LAK)后,将其回输肿瘤患 者获得一定疗效;
  3. IL-2 与肿瘤疫苗联合使用,可通过增强 CTL 和 NK 细胞杀 伤活性等作用机制,达到预防肿瘤复发的目的;
  4. 组合细胞因子(IL-1、IL-2、 IFN-γ)与 CD3 单克隆抗体联合使用,可诱导产生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(cytokine induced killer,CIK),该种杀伤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强于 LAK 细 胞,获得较好疗效。

3.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

  1. IFN-γ 可通过抑制 IL-4 对 IgE 抗体的诱生作 用,对I型超敏反应产生防治作用;
  2. IL-10 可通过对 Th1 细胞和吞噬细胞的抑 制作用,使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内 TNF-α、IL-1 和其他炎性介质分泌减少,获得 较好疗效;
  3. 多种细胞因子可用于血细胞减少症的治疗,例如 GM-CSF,M-CSF 和 G-CSF 可用来治疗白细胞减少症,TPO 和 IL-11 可用于治疗放疗和化疗引起 的血小板减少症,EPO 治疗红细胞减少症;
  4. IL-2 与生物毒素形成的融合蛋白, 能定向杀伤表达 IL-2R 的靶细胞,可用于移植物抗宿主反应或宿主抗移植物反应 的防治。

已批准上市的部分重组细胞因子药物

名称 适应症
IFN-α 毛细胞白血病、Kaposi 肉瘤、肝炎、癌症
IFN-γ 慢性肉芽肿、生殖器疣、类风湿关节炎
G-CSF 自身骨髓移植、化疗所致粒细胞减少症、再生障碍性贫血
GM-CSF 自身骨髓移植、化疗导致的血细胞减少症、再生障碍性贫血
EPO 慢性肾衰导致的贫血、癌症或癌症化疗导致的贫血、失血后贫血
IL-2 癌症、免疫缺陷、疫苗佐剂
IFN-β 多发性硬化症
IL-11 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
SCF 与 G-CSF 联合应用于外周血干细胞移植
EGF 外用药治疗烧伤、溃疡(国内批准上市)
TPO 放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(国内批准上市)

FDA 批准上市的部分细胞因子受体和抗细胞因子/受体抗体药物

药物名称 适应症
可溶性 IL-1R(吸入剂) 哮喘
可溶性 IL-1R (注射剂) 急性髓样白血病、类风湿性关节炎 可溶性 IL-4R
人源化抗 IL-4 单克隆抗体 哮喘
人源化抗 IL-5 单克隆抗体 哮喘
可溶性 TNF-RII-Fc 融合蛋白 类风湿性关节炎、慢性心衰
可溶性 TNF-RI-Fc 融合蛋白 休克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多发性硬化症 人源化抗 TNF-α 单克隆抗体
人源化抗 VEGF 单克隆抗体 晚期肺癌、肠癌

参考资料

  • 《医学免疫学》课件 新乡医学院 宋向凤、张国俊、徐春阳、孙爱平、孙书明、赵铁锁等老师
个人公众号,比较懒,很少更新,可以在上面提问题,如果回复不及时,可发邮件给我: tiehan@sina.c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