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6.1.3.2】瘤内注射
最近几篇Science重磅接踵而至,纷纷提到:在肿瘤免疫治疗中,瘤内局部给药比全身给药更加安全有效!既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,防止复发,还可避免全身给药的免疫炎症反应,降低毒副反应!原本这个对我们比较陌生的给药方式,似乎蹭着免疫治疗的热度,一下子上了热搜,已悄然成为一项我们不可或缺的明星技能。
2018年2月,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发表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最新研究成果,通过在自发肿瘤小鼠和荷瘤小鼠中,同时瘤内注射两种免疫刺激因子(CpG和抗OX40 抗体),可以激活癌症特异性T细胞,进而达到消除全身肿瘤的目的,包括远处的、未经治疗癌细胞的转移[1]。
基因治疗领域:如注射腺病毒局部给药[2];
纳米材料给药:生物材料和纳米技术可用于改变免疫调节化合物的定位,生物分布和释放动力学,从而提高这些分子相对于全身给药的功效和安全性;
光疗结合免疫治疗(如下图):
免疫抑制剂结合光疗的瘤内局部给药[3]
一、瘤内注射的基本知识
瘤内注射I.m.=Intratumoral定义: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瘤体内治疗方法的统称,可导致肿瘤内局部药物浓度快速升高,进而有效抑制肿瘤生长的靶向治疗方式。
药物循环途径:与静脉注射、腹腔注射等不同,瘤内注射主要是在肿瘤内部组织中被血管吸收进行内循环,药物主要积聚在瘤体内,进行崩解、转运、吸收、代谢,所以难以达到肿瘤组织完全灭活的效果。
特点:
- 安全性高:局部给药可以减少药物对小鼠全身的毒副作用,有良好的安全性;
- 药效快:形态学检查显示,瘤内注射后肉眼可见肿瘤变小,并出现分化较好的瘤细胞;
- 快速低廉:局部应用少量的药物可以作为一种快速且相对廉价的癌症治疗方法。
二、成功实施判断标准
- 注射后,注射破口没有漏液
- 拔针后,创口处没有出血
注意事项
- 避免漏药液、出血和伤口感染;
- 注意无菌操作,进针、推药、拔针轻柔缓慢,减少动物痛苦;
- 注射前测量瘤体的大小,记录给药前后瘤体的变化,动物的体重;
- 药物稀释后体积不宜过大:注射药物总体积(3个点)不超过150ul(具体视瘤体大小而定),每点最好不超过80ul体积;
- 每次注射时分3点注射;因为瘤体呈不规则形状,3点注射可保证肿瘤消融的均一性,使药物在瘤内均匀分布、崩解、转运、代谢,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;
- 瘤内给药每周最多3次,给药次数频繁会造成注射破口感染;
- 药物需要充分溶解,溶液中不能有悬浮物或者颗粒漂浮在液体中,对于溶解性差的药物,可借用超声仪器超溶;
- 一般进针瘤体1/3左右就可以到核心区了,如果进针再深,容易穿透瘤体,刺破皮肤,导致漏液。
参考资料
这里是一个广告位,,感兴趣的都可以发邮件聊聊:tiehan@sina.cn
个人公众号,比较懒,很少更新,可以在上面提问题,如果回复不及时,可发邮件给我: tiehan@sina.cn
个人公众号,比较懒,很少更新,可以在上面提问题,如果回复不及时,可发邮件给我: tiehan@sina.cn